400-016-1080
021-51088618
1. 确定考试需求与范围
焊接方法:明确考试覆盖的焊接方法(如手工电弧焊SMAW、气体保护焊GMAW/FCAW、钨极氩弧焊GTAW、埋弧焊SAW等)。
材料类型:规定母材的类别(如钢、镍基合金、铝及铝合金等)和厚度范围。
焊接位置:根据实际应用需求,选择板材(PA/平焊、PB/横焊、PC/立向上焊等)或管材(G/水平转动、H/垂直固定、V/水平固定等)的焊接位置。
接头形式:通常为对接接头(部分标准允许角接或搭接)。
2. 认证机构与人员资质
考试机构:需由具备ISO/IEC 17024(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)认可的第三方机构或授权的焊接培训/认证中心组织。
考官与检验员:需由具备资质的人员担任,熟悉ISO 14732、ISO 9606(焊接操作工考试)及相关焊接标准,负责实操评分和试件评定。
3. 考生资格预审核(可选)
部分认证机构要求考生具备基本条件(如焊接相关培训经历、操作经验等),但ISO 14732未强制规定前置经验,主要依赖考试成绩。
二、考试实施阶段
ISO 14732考试通常包含理论考试(可选)和实操考试(核心),具体取决于认证机构或雇主的要求。
1. 理论考试(非强制,视需求)
目的:验证考生对焊接基础理论、标准(如ISO 9606、ISO 14732)、焊接工艺、缺陷识别及安全知识的掌握。
内容:可能包括:
焊接冶金基础(如热影响区、相变);
常见焊接缺陷(气孔、裂纹、未熔合等)的产生原因与预防;
WPS(焊接工艺规程)的关键参数(电流、电压、速度、预热/后热);
安全操作规范(如防护装备、气体瓶管理)。
形式:笔试或机考,通过分数通常为70%~80%(由认证机构规定)。
2. 实操考试(核心环节)
实操考试需严格按照ISO 14732要求,模拟实际生产场景,验证操作工按WPS完成合格焊接的能力。流程如下:
(1)试件准备
试件材料与尺寸:根据考试范围选择母材(如Q235钢、304不锈钢),板材厚度通常≥3mm(薄板需特殊规定),管材外径≥25mm(小直径管可放宽)。
坡口加工:按标准或WPS要求加工坡口(如V型、U型),清理表面油污、氧化皮。
(2)焊接设备与参数设置
考生需使用认证机构指定的设备(焊机、气体流量计等),并根据WPS调整焊接参数(电流、电压、送丝速度、焊接速度等)。
关键参数需由考生记录(或在监督下确认),作为后续评定的依据。
(3)焊接操作
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件焊接,操作需符合WPS要求(如层间温度控制、焊接顺序)。
典型试件类型:
板材对接:平焊(PA)、横焊(PB)、立向上焊(PC)、仰焊(PD);
管材对接:水平转动(G)、垂直固定(H)、水平固定(V,全位置);
角焊缝:板材或管板的T型接头、搭接接头。
(4)焊后处理
清理焊渣、飞溅,保留原始焊缝表面(除非检测需要打磨)。
三、结果评定与证书发放
1. 试件检测与评定
焊接完成后,试件需通过以下检测验证质量(具体项目由考试范围决定):
外观检查:按ISO 17637(焊缝目视检测),检查咬边、余高、错边、表面气孔/裂纹等缺陷。
无损检测(NDT):通常包括射线检测(RT,ISO 17636)、超声波检测(UT,ISO 17640)或磁粉检测(MT,ISO 17638),检测内部缺陷(如未熔合、夹渣)。
力学性能测试(关键岗位必选):
拉伸试验(ISO 6892-1):验证焊缝及热影响区的强度;
弯曲试验(ISO 5173):评估焊缝塑性(面弯/背弯);
冲击试验(ISO 148):针对重要结构(如低温钢),测试焊缝韧性。
2. 结果判定
所有检测项目需符合标准或雇主指定的验收要求(如ISO 5817焊缝质量等级B级或更高)。
若任一项目不合格,考生需补考(通常仅限同项目或指定补考项)。
3. 资格证书发放
通过所有考试项目的考生,由认证机构颁发ISO 14732焊接操作工资格证书,注明:
适用焊接方法、材料、位置及厚度范围;
证书有效期(通常3~5年,到期需复审或重新考试)。